達文西微創手術中心

多科整合的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重點

婦產科

  • 處理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孕症、婦科腫瘤與癌症切除手術。
  • 可執行保留神經與保留生育功能的微創手術。

泌尿科

  • 攝護腺癌、腎臟腫瘤、輸尿管狹窄等手術。
  • 3D 視野提升辨識度,有助保留神經並降低泌尿功能受損風險。

大腸直腸外科

  • 適用於大腸癌與直腸癌(含早期病灶)。
  • 可進行保肛相關手術(結腸切除、直腸低位切除),降低術後併發症。

耳鼻喉科(頭頸外科)

  • 喉部腫瘤、舌癌、扁桃腺癌及咽喉相關病灶手術。
  • 經口機械手臂(TORS)搭配 3D 影像,兼顧精細切除與功能保留。

胸腔外科

  • 肺癌、縱膈腫瘤等精準切除手術。
  • Remote Center 技術提升穩定度;3D 大視野有利複雜操作。

消化外科

  • 代謝減重手術、大腸直腸癌、胃與肝膽手術等。
  • 創口小、復原快;部分項目 2024 年起納入健保給付。

醫療技術優勢總覽

特點 說明
精準 3D 高倍率視野 約 10 倍放大立體影像,可辨識細微神經與血管結構。
手術靈活度高 多自由度機械手臂模擬人手,能在狹小空間穩定操作與縫合。
傷口小、復原快 微創降低感染與住院天數,提升病人舒適度與生活品質。
操作穩定性高 降低手震與疲勞風險,有助提高手術效率與安全性。
應用範圍廣 涵蓋多個外科專科,臨床成果佳,病人滿意度高。
© 2025

 

 

手術優勢與適用對象

手術優勢

  • 微創、傷口小
    每個切口約 0.8~1.5 公分,相較傳統手術明顯減少創傷面積。術後疼痛較輕微、住院時間縮短、恢復更快速。
  • 高解析 3D 立體視野
    影像放大 10 倍以上,協助醫師清楚辨識細微的神經、血管與組織結構。
  • 機械手臂靈活穩定
    手臂可旋轉超過人手極限(可達 540°),並能過濾手抖,提高操作精準度。
  • 神經保留與功能維護
    在泌尿與婦科手術中,有助保留性功能、排尿功能,減少後遺症。
  • 安全性高、併發症少
    視野清晰、操作穩定,有助降低出血風險、手術時間與術後併發症。

適用對象

達文西機械手臂特別適用於下列手術,最終治療方案仍須由專業醫師評估:

婦產科

  • 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
  • 婦科腫瘤(如子宮頸癌、卵巢癌)
  • 不孕症相關手術與骨盆重建

耳鼻喉科(頭頸外科)

  • 咽喉部與舌根腫瘤(經口機器手術)
  • 減少聲音與吞嚥功能損害之精準切除

泌尿科

  • 攝護腺癌根除手術(保留神經)
  • 腎臟腫瘤、腎部分切除
  • 輸尿管狹窄重建

胸腔外科

  • 肺癌切除、縱膈腫瘤切除
  • 困難部位腫瘤清除

大腸直腸外科

  • 低位直腸癌(保留肛門功能)
  • 大腸癌切除、腸道吻合
  • 直腸癌手術與術後重建

消化外科

  • 食道切除術
  • 胃切除術
  • 胰臟切除/胰臟腫瘤切除術
  • 肝臟切除/腹膜轉移的減積手術
  • 減重手術(如胃繞道、袖狀胃切除)

 

 

大事記

年份 重要事件
2011 引進第三代達文西手術系統,成為台灣首批導入醫院之一。
2012 手術量突破 179 例,展現北醫附醫在婦科應用上的領先地位。
2016 引進第四代系統,擴展應用至泌尿科、胸腔、大腸直腸外科等科別。
2017 手術量突破 3,000 例,通過「卓越機器人手術中心」認證。
2024 健保擴大給付 46 項達文西手術,涵蓋泌尿、消化道、婦科等領域。
2025 成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發展小組」,系統化推動機器手臂手術在臨床發展、教學認證、醫療品質與數位治理等面向的整合與提升。
啟動全院教育訓練與認證制度,設立「機器手臂手術中心認證計畫」,培訓住院醫師與未認證醫師,強化操作能力與標準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