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高齡化與醫療資源分配挑戰日益嚴峻,台灣政府積極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Hospital at Home, 簡稱HaH),期望透過智慧醫療與遠距照護技術,使病患在家中也能享有專業的醫療服務。臺北醫學大學、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於2025年3月8日聯合舉辦「在宅醫療趨勢論壇」,邀集產、官、學齊聚一堂,針對政府推動的HaH計畫展開深入交流,共同探討台灣在宅醫療照護的機會與未來挑戰。(更多)
60多歲的李先生三年前因脊椎狹窄於他院接受傳統手術,因傷口大且疼痛,讓他對脊椎手術產生陰影。不料日前舊疾復發,他鼓起勇氣轉赴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就醫,神經外科團隊採用新型精準3D導航微創脊椎融合手術,傷口不到3公分且術後翌日即可下床。醫師表示,病人因曾接受脊椎手術,原有解剖結構改變,透過3D導航技術可提高手術安全,亦適用於肥胖、骨質疏鬆及腫瘤等複雜病情。(更多)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越南頂尖醫療機構越德醫院(Viet Duc University Hospital, VDUH)於2月20日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開啟雙方醫療合作的嶄新里程碑。此次合作涵蓋臨床醫療、醫學教育、技術交流等多個領域,其中「達文西手術系統」(Da Vinci Surgical System)與「質子治療」(Proton Therapy)技術,將作為越德醫院未來建設的重要參考,為越南醫療發展注入新動能。(更多)
類流感流行期,中醫師觀察,近日赴門診希望增強免疫力的民眾增加約10%。中醫師表示,免疫力是身體的防禦系統,而影響免疫力的因素眾多,包括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壓力疲勞、慢性疾病或長期服用特定藥物等;民眾接受現代醫學治療的同時,亦可輔以專業中醫師調理,5招養生法,養出好免疫力。(更多)
歡樂年節慎防傳染病找上門。春節假期即將起跑,許多民眾也啟動返鄉或出遊計畫,根據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統計,相較上月,今年1月以來因腹瀉、嘔吐而至急診求診的病人增加約3至5成,主因以諾羅或輪狀病毒為主,此外流感與新冠肺炎也伺機而動;提醒民眾應特別注意身體狀況,聚餐圍爐也盡可能避免生食如生蠔等海鮮,勤洗手戴口罩,並熟悉附近急診、門診開診資訊,健康過好年。(更多)
醫療品質再提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再度展現醫療創新與品質卓越,於第25屆國家醫療品質獎榮獲「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的殊榮,總計獲得8個獎項,展現北醫附醫精進智慧醫療與品質轉型的決心與成績。(更多)
一名中年男子泡澡時突覺左胸口與左上臂劇烈疼痛,原以為是疲勞所致,還請家人幫忙刮痧,結果竟是突發心肌梗塞,經消防救護單位與醫療團隊聯手救回一命。1月19日是全國消防節也是象徵生命守護的「台灣心肌梗塞日」。台灣心肌梗塞學會攜手臺北市政府消防局,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於1月14日召開「Team Taiwan 救心馳援 守住每顆心」記者會,共同宣示打造牢不可破的救心防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