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血管外科常見疾病

      心臟血管外科常見的疾病,提供就醫參考:

  1. 胸痛:可能由缺血性冠狀動脈心臟病、二尖瓣脫垂、先天性心臟結構異常等與心血管外科有關的疾病引起。有輻射痛要特別小心,譬如胸痛至左肩或下巴,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若是前胸痛到後背,極為可能是急性主動脈剝離,需緊急外科手術處理。
      
      


     
  2. 動就喘:常見的原因為瓣膜性心臟病或慢性缺血性心臟病,引發鬱血性心衰竭。
      

     
  3. 眩暈:可能為頸動脈狹窄或鎖骨下動脈阻塞引發的竊血症候群。
  4. 下肢綜合症:包括下肢水腫、酸脹麻、不能久坐久站、皮膚色素沉著、下肢潰瘍、間歇性跛行及疼痛,以上症狀雖然有可能是腰薦椎所引起的神經學症狀,但極大多數是下肢動靜脈血管發生病變,需要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常見的疾病有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糖尿病足、下肢深部靜脈栓塞或靜脈曲張。尤其是下肢深部靜脈栓塞或靜脈曲張,嚴重時可能導致肺栓塞甚至死亡,或導致終身大小腳的後遺症,不可輕忽。
     

    治療方式

    *主幹型

    1. 傳統高位結紮及大隱靜脈摘除術

    2. 靜脈腔內血管閉合手術

    *小分枝或微血管擴張型

    1. 微創靜脈瘤摘除術

    2. 硬化劑注射

    3. 表皮雷射


      
     
  5. 洗腎病患血管通路的建立與維護。
更新日期:2024.04.11
更新者:王恩惠

ECMO (葉克膜)簡介

ECMO原理及其機轉

    葉克膜是一種即時性的體外維生系統,也就是俗稱的人工心臟,一般的ECMO是藉由一個幫浦(離心式幫浦或滾輪式幫浦)及體外膜式氧合器(Extra-corporeal Membranous Oxygenation ) 可以讓流過的血液進行氧氣及二氧化碳的氣體交換,提供部分肺臟功能的支持,減少對血球的傷害和一些連接的管路所組合成的維生設置(圖一),作用就是將靜脈血引流出來,經過幫浦及氧合器,再回到病人的動脈,可以部份取代心臟及肺臟的功能,使身體的各種器官能得到充分含氧血液的灌流,同時配置相關監測儀24小時監控及提供肝素以使ACT值能控制在160~180秒以上,以免發生栓塞現象。另外ECMO也可只取代肺臟的功能,此種用法的條件是病人心臟功能正常,只有肺衰竭時使用。

     ECMO循環管路的建立主要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靜脈-動脈插管(V-A ECMO)可同時支持心臟及肺臟的功能,但如果病人的心臟功能正常,只是肺部的氣體交換有問題,則可以用另外一種靜脈-靜脈插管(V-V ECMO)來達成氣體交換的輔助,避免動脈插管的併發症 (圖二) 。使用這種體外維生器,通常是心肺功能衰竭的病患,一般使用不能超過七天,否則患者很可能會導致心肺衰竭死亡

 

ECMO適應症

  ECMO主要用途係針對嚴重呼吸或循環功能衰竭的患者提供較長時間心肺功能的支援,以能提供心肺功能逐漸恢復的機會;當病患心肺功能呈現不可逆時,同時可為病患提供心肺移植等待受贈的機會;故只要是任何需要「暫時性」心臟及肺臟支援的病人皆為可能的適用對象。

 

 ECMO的併發症

    包括血栓的生成或出血,感染甚至引起敗血症或敗血性休克,機械性幫浦運轉造成紅血球的破壞而引起溶血,肢體末端因動脈插管造成的缺血甚至需要截肢,以及因後負荷的增加造成心肌的傷害或肺水腫等。

 

  ECMO體外維生系統只是救急的工具,是暫時的並不是治病的萬靈丹,只是為病患及醫護團隊多爭取一些時間而非治療疾病,如果病人本身所罹患的是短期內不可能恢復或是無法治療之疾病,使用ECMO就只是在延長病人的死亡過程,病人仍舊會死於原本罹患的疾病,或ECMO所導致的併發症,例如末期惡性腫瘤或合併多重器官衰竭。唯有將造成病患休克的原因解決,體外維生系統才有機會移除,病患也才有機會得到葉醫師的好處。以避免增加病患死亡之前之痛苦;總之,只要能慎選真正需要的病人,儘早使用,並在良好的醫療團隊照顧下, ECMO必能成為幫助更多的病人渡過最危急時刻的重要器具。

   

更新日期:2024.04.11
更新者:王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