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梯度3T磁振影像中心            超高陣列高階影像中心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診斷科自本院1975年創院以來已經有48年之歷史,其間經歷多位主任努力經營才有今日的規模。過去六任主任包括石井宏主任、張俊寧主任、陳榮邦主任、李志明主任、陳震宇主任與藍功堯主任。本科於2013年8月因應大學附設醫院任務需要與為了提升影像服務品質,改制為一級單位,全名為影像醫學部(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醫學部下分為兩個科,包含一般診斷科神經放射診斷科,現任部主任為鄭碩仁醫師

 

放射診斷科創立初期篳路藍縷,僅有兩間一般攝影室及一間特殊攝影室可以執行一般的影像檢查與鋇劑腸道攝影。目前本部設備已臻完善,達醫學中心層級,有四間一般攝影室、一間血管攝影室(107年12月更新為雙向數位血管攝影儀)及一間特殊攝影室,兩間電腦斷層攝影室,兩間磁振造影室,一間骨密測量儀室(108年8月裝新機),一間數位乳房攝影室(108年7月裝設最新乳房斷層攝影儀),與一台高解析超音波掃瞄儀。103年引進最新之超高陣列電腦斷層掃瞄儀(512切)及105年裝設3T核磁共振掃描儀(3T MRI),並將成立特色中心,包含超高陣列高階影像中心超高梯度3T磁振影像中心。本部所有影像均已無片化, 是台灣少數醫院最早執行影像傳輸系統的醫院(民國九十一年),在提升醫療品質與效率上不斷精進。

 

在臨床服務方面,一般放射線診斷包括傳統X光片診斷、X光透視診斷、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攝影等。介入性檢查與治療包括乳房數位化立體定位儀,作乳房病灶之定位及生檢;藉電腦斷層攝影引導執行組織生檢;肝癌腫瘤血管、動靜脈畸型、腸胃道出血等栓塞術,肝膽管引流術及膽管擴張術,尤其本部神經介入治療可以不開刀方式做腦動脈瘤栓塞與腦動脈狹窄支架置放,對腦血管進行預防性治療,減低腦中風的機會,成效良好。另外自106 年7月加入台北市消防局疑似大血管阻塞腦中風病人之通報醫療整合案成為緊急後送醫院,經神經內科與放射科醫師評估後,對符合執行顱內大血管取栓個案至112年6月達 134 件。同時於2018年底引進此人工智慧輔助判讀系統,大幅提升治療效率,血管再通率及病患術後自理比率(>45%)。乳房影像診斷方面有最先進之乳房攝影儀及數位化立體定位儀和磁振攝影儀。 在影像醫學部全體同仁努力下,本部已成為乳房篩檢檢查示範醫院多年,乳房攝影經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評核為優良,評核項目有臨床影像、影像品管、假體影像、及平均乳腺劑量均為80分以上。

 

為了進一步提升附醫影像的品質與效率,本部設有獨立的品質指標專員,每週監測各項品質指標與訂定改善策略。本部即將成立物理師室,對本院相關的醫療影像輻防將提供具科學基礎與研究的品質保證品管服務。未來本部在醫療,健檢,教學與研究方面均朝一級醫學中心等級邁進,務期提供完善的醫療服務,以嘉惠病家,造福人群。

 

附醫影像醫學部隨著台北醫學大學成為世界級頂尖醫學大學的道路前進,除了影像專業分科(分七大科,包含神經,胸腔,心臟,腸胃,小兒,骨骼肌肉與介入放射學)判讀外,更投入全新的住院醫師與實習醫學生訓練計畫新課程(請參考教學專區),除此之外,我們已經成立專門的轉譯影像研究中心(Imaging Research Center),有核心實驗室與專屬博士級研究員協助影像醫師研究,並即將購入7T動物磁振造影儀,以落實轉譯影像之研究。

 

健康檢查已是現今預防醫學主流,超高陣列雙球管電腦斷層掃描儀(DSCT)高階核磁共振掃描儀(3T MRI)正是讓您搭上此主流既準確又快速的利器,本部亦將再引進新機後提供高階健檢,更多項之服務可供選擇,敬請拭目以待。


           

更新日期:2024.03.06              更新者姓名: 杜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