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腫瘤
介紹
一個二八年華、熱情亮麗OL,在事業家庭美滿順遂的同時,突然被宣判自己得了第三期直腸癌,沒有太多的思考時間,立馬被一連串緊鑼密鼓治療排程淹沒。她被推上了手術檯,在不到24小時內失去了自己的肛門(一輩子沒法自己解便),一條長達15公分的大蜈蚣爬在肚子上,旁邊還多一個人工造口,化療加放療同時做,卻換來兩個月後的復發;這時候的她只能病急亂投醫,學神農嚐百草,卻發現癌細胞悄悄轉移到肺臟,更慘的還不只這樣,丈夫突然的失業,龐大的醫藥費,讓家中經濟瞬間雪上加霜! 身體痛楚和內心的惶恐讓亮麗的青春年華瞬間變色,日日只能以淚洗面的她,不知道明天該怎麼過下去?有一天的夜裡,趁丈夫熟睡的時候,悄悄溜了出去,覺得人生過的沒意義,一心一意只想早點結束一切的痛苦,幸好被路人及時發現,送進了急診室…。
許多國際研究指出,癌症中有憂鬱情緒者可高達60%,一連串無法控制的焦慮及負面想法、看不到任何的希望與活下去的意義,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使得病人不願接受後續治療,更甚者產生自殺意念。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問題絕對需要受到重視,心理腫瘤學(psycho-oncology),這門學問就是為了解決癌症所引發的心理調適問題而生。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暨心理腫瘤專家鐘國軒醫師指出:「心理腫瘤學是指精神心理層面與癌症之間複雜的交互關係。主要由兩個面向切入,一方面探討罹患癌症對心理精神層面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探討心理精神層面對癌症的發生與進程的影響。其關心的議題相當廣泛,包含癌症病人精神症狀或疾病的分布狀態、精神疾病與癌症預防的關係、性格發展與精神疾病對癌症的致病可能性、存在議題的探索、心理治療對癌症的效果、長期癌症病人存活者的生活品質、癌症治療時可能導致的心理精神障礙、疾病溝通與病情告知、臨終議題的處理、甚至家屬及照顧者的精疲力竭(burnout)等等,都是需要關注的面向」。
本院目前有為癌症病患及家屬設置專屬的心理腫瘤門診,由鐘國軒主任醫師親自主診,配合本院腫瘤心理師、癌症個管師及癌症醫療團隊陪各位一起抗癌,掙脫陰鬱的枷鎖,找回生命的希望。
►罹癌患者或其家屬或親友若有下列情形者,可直接掛號「心理腫瘤門診」。
- 情緒失調,如焦慮、恐慌、憂鬱情緒
.png)
- 無助、無望、沮喪、失去鬥志
- 失眠、日夜作息混亂
- 身心症、不明原因身體抱怨
- 頑固型疼痛
- 家屬或親友之身心健康諮詢、
照顧者的過勞
- 有動機接受心理治療者
- 自覺有生命與存在議題需探索者
- 醫病溝通、家屬溝通困難
服務時段
心理腫瘤門診(健保給付)
黃宇銳醫師:每週二下午;診間:5306
李律恩醫師:每週五早上;診間:5206
癌症心理諮商門診(自費)
范文蔚心理師:每週四上午;診間:5307、每週五下午;診間:5310
聯絡方式
諮商心理師: (02)2737-2181 分機#7838、#7839
(週一至週五、08:00-17:00)